穷文富武。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穷人孩子学不起武。水浒中,九纹龙史进拜过七八个师傅,用他老爷子史太公的话说“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因为史太公是史家村首富,史进才可以不务农,成日“打熬气力”演习武艺。
就拿晚清民国的武术高手来说,其中有农民穷苦出身,也有富家子弟出身。富家出身的比较有名的就是程廷华,北京东四十条开眼镜店,眼镜行业今天可都是暴利(合法的)行业排名前列。其余穷苦出身的也很多,比如清朝的太极宗师杨露。
运动员伤病概率很高的,而且大多都是不可逆的损伤,大多有钱人家的舍不得孩子这样吃苦吧。
学武不贵,“穷学文,富学武”的原因不是因为学武贵,而是富人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会寻求更高的权益,即军权。一、学文比学武贵多了。书生从学习到考中,期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毕竟七老八十的童生不计。
二、不注意保养,练武功的人更应该加大营养供应,尤其注意养生,否则会导致元气受损;三、有功夫了,但不知节制,耗费的元气太多,入不敷出;四、这个很少见了,练功到了一定层次后还想向更高层次迈进,但失败了,比如走火。
练武术的人寿命不长的原因如下:训练强度超过人体极限;练功方法不得当;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好勇斗狠,留下了老伤;练武的时候,不注意保养,导致身体留下暗疾。练武首先要锻炼的就是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在实战。
学武不止需要个人的努力,还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过去穷人吃饭尚且难以温饱,更不会有余外的精力和能量供给进行武术的练习。一个人要练武不是说练习得多么刻苦就行的,在饮食和作息方面也有特别的讲究,穷人同样也不会有足够。
现在练武的人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种生活让人们处于放松,并且比较轻松的状态,现在的人民也越来越懒,也不运动,一运动就会觉得非常的累。所以练武的人就越来越少。
练习传统武术的人,近几年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学武术的市场并不大,学了只能影视表演里面见。武术的起源,是来自于强弱争斗,拳头打着还不够,还要用上冷兵器开始动武。而现在是什么年底啊,现在是信息化社会,讲究和平。
武术本就是修身养性之道,所谓短命,都是功法不当造成的,家师今年63依然每天3点半起床练功,天亮回家(以前练武术的都是在这个时候练),他打拳的劲道让我们这些正当壮年的徒弟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