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在1573年在蓟镇时编为《止止堂集》,这时又加以删补。人们读到他的慷慨亢健的诗篇,还可以想见这位一代名将的雄风英姿。当然,他的主要著作是两部不朽的军事名著: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开始编写的《纪效新书》和157。
戚继光撰写了两部重要兵书,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书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四库全书》,占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艺术上:戚继光在戎马倥偬之际。
其中,就练兵交战的兵书来说,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纪效新书》,这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时,抗击倭寇所写的,书中介绍了练兵的事情,主要陈列了练兵的一些条例,比如,练兵一则中,戚继光写了几大条,选兵,严格训练,赏罚分明,遵守军纪等等,内容简。
《纪效新书》(1560):《纪效新书》是明代军事著作,属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他在《自序)中说:“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
戚继光精心研究了当时武术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博采各家之长,编成拳术三十二势。这三十二势对后世的武术产生了非常大影响。陈王廷创编太极拳时,博众家所长,融合创新,吸取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中二十九式编入太极拳。
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写下了十八卷本《纪。
据统计,除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外,重要的专著还有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的《正气堂集》、郑若曾的《江南经略》、程宗猷的《耕余剩技》。何良臣的《阵记》、茅元仪的《武备志》、吴朵的《手臂录》等。明代武术家:。
军事上,戚继光撰写了两部重要兵书,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书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四库全书》,占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 戚继光初到山东备战倭寇时,发现明军格。
利用作战训练间隙,撰成《纪效新书》,阐述选兵、编伍、操练、出征等理论和方法,并以此训练戚家军,使戚家军闻名于世。在繁忙的军务之中,他还抽空写作他的军事著作和诗文。他的第二部军事著作题为《练兵实纪》,刊印。
戚继光在自己的著作《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战场格斗厮杀时常用的招式提炼出来,编辑成三十二式。教给士兵们日常习练。这应该是官方和民间第一次正式出版发行的“武术类”书籍。它对后世武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