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螳螂拳在以前就叫“螳螂拳”,到近代才出现了很多分支:有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太极螳螂拳、六合螳螂拳、摔手螳螂拳、鸳鸯螳螂拳等支派。 我所习练的螳螂拳为“郝家螳螂拳”也叫“梅花太极螳螂拳”,我用业余。
1998年率团参加中国青岛国际武术锦标赛,师获男子螳螂拳优胜奖;1999年参加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武术锦标赛,获男子螳螂拳优秀表演奖;2002年参加山东省"宝源杯"螳螂拳锦标赛,获个人全能一等奖;2003年参加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赛,获一等奖;2005年参。
螳螂拳的八个招式:骑马式、豋山式、坐虎式、坐盘式、捕蝉式、虎头式、塌机式、寒鸡式。 螳螂拳又叫作八步螳螂拳,在基础的桩功及步法训练上有八式及八步。所谓八式,是从繁杂的招式中归纳整理出来的八个基本式子,经过训练熟悉后,才能。
主要内容包括螳螂拳概述和一至六段段位技术的基本形态、单练套路、对打套路和拆招技法。《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螳螂拳》是大众习练螳螂拳,考取国家武术段位的规定考试用书。《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螳螂拳》还可作为高等学校。
螳螂拳的身法如下:螳螂拳套路很多,有牧童指路、白猿偷桃、崩步、拦截、梅花糖储翻车、勾法、螳螂扑蝉、螳螂展翅、螳螂行、八肘、摘要一至七套、器械有螳螂刀。枪、剑、棍等、其手法有掌、勾、爪、拳、指五种。手法概括。
器械套路有螳螂棍、刀、双钩等。螳螂拳的技击原则 螳螂拳虽属“象形拳”类,但从总体来讲是“重意”不“重形”螳螂拳气势要求紧快即眼快、手快、身快。演练要式快招连、一招三变,
螳螂拳主要流传于山东胶东各地。主要流派有“太极”、“七星”、“梅花”、“六合”四大派。七星螳螂拳和梅花螳螂拳在动作的组合结构上更为相近。这两种螳螂拳的许多套路名称,动作组合,攻防办法等方面都大同小异。段位和中国。
螳螂拳套路包括: 大返车、小返车、辘轳各一套,古二存(萃)两套,拙刚、柔灵、十八搜(收)各一套,蹦捕、拦截各一套,八肘(也叫拔肘)四套,摔捋、捕蝉各一套,五路连守五套,白猿系列偷桃、出洞、献书。
8步分别为:拔步、窜步、叠步、入环步、登塌步、挪步、行步、拖步。因为8步在训练过程中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其他螳螂拳所没有的,所以成为八步螳螂拳得名的由来。八步螳螂拳亦是一种讲求刚柔相济的拳术,在其基础埋论。
《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 螳螂拳》《中国武术拳械录-螳螂拳》《太极梅花螳螂拳体用全书》张炳斗 《梅花螳螂拳》周永祥 《梅花螳螂剑》李承祥 《七星螳螂拳》李占元 《螳螂剑》刘崇禧 《六合棍》陈若萍 《六合螳螂拳》刘敬儒 《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