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是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和攻防技术。特点是: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
继从平敬一学少林拳和摔跤术。经数年研习,明技击义理。1900年,马良邀集一些知名拳师着手创编“中华新武术”。此后,又于1911年和1914年两次邀集知名拳家修编斯术。其内容包括“率角(摔跤)科”、“拳脚科”、“棍术科。
中华武术,泛指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
中国武术包含以下:中国武术包括散打、咏春、少林派、武当派。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类型。散打不追求花里胡哨,而是旨在通过散打手法的灵活巧妙运用击败对方。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是阻止入侵的手法,是积极简化的自卫体。
武术是特指中国武术,别的国家的格斗技巧没有这个称呼。而中国武术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代汉语词典》)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兵技巧。
以下是马明达教授在的百家讲坛的演讲:我认为是对中华武术最好的阐释: 武术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加上武术又有很多神秘的色彩,大家总是愿意去谈它。当代有很多武侠小说,那么有很多武。
中华武术,通常指在中国发源,并流传至今的武术。例如:少林功夫、武当剑法、太极拳等。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 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拳种繁杂。按运动形式与技法特征分[竟赛分类法]:1,长拳。2,太极拳。3,南拳。4,剑术。5,刀术。6,枪术。7棍术。8,其它拳术。9其它器械。10,对炼项目。11,集体项目。按地域分:少林拳,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