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东(徐震)著,《国技论略》。 沈一贯著,《搏者张松溪传》。 明张时彻等编,《宁波府志.张松溪传》。 参考文献 ↑ abc.au/ ↑ washingtonpost/ 参考: 维基 太极是王西安发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
出版/发行时间: 2008-12-01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作者: 江百龙 林鑫海ISBN: 版次: 1开本: 32开页数: 334 一、古代武术论著概述二、明清武术论著的分类及其基本内容三、明清武术论著的主要成就与特点第一编 。
为了核实,我们找到徐震编著的《太极拳考信录》,附有陈家沟陈氏两仪堂和文修堂《陈氏拳械谱》旧抄本的全部内容。两个旧抄本含五套捶(拳),这就是被唐顾称谓的“太极拳五路”。我们指出,这两个抄本的五套,两仪堂本称“拳”,文修。
近代武术史家徐震在其著作太极拳考信录理面支持此说,但否认张三丰创拳说,仅判断王宗岳可能是目前太极拳的确定源头,所根据是引用孙禄堂《太极拳学》自序。孙禄堂及徐震亦是杨氏传人。 当代人们用于养生所习练的,则以杨氏。
按传统的武艺分类,劈挂属于长拳(注意,不是当代新编的那个“长拳”),对此,不仅我们自己这样认为,民国年间多种武术著作也都认同此说,比如徐震(哲东)的《国技论略》就取此说,尽管他的长拳、短打分类并不严格,说“。
按:徐震在其《太极拳考信录》中说,其所收集的陈沟旧拳谱有不少戚继光的“二十四枪枪法”、“三十二势长拳”等篇章。笔者从“二十四枪”中“闯鸿门势”之“旁注”中推知,戚氏的著作,极能由苌乃周携至陈沟,苌与陈。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形成体系的太极拳理论典籍,被太极拳各流派奉为圭臬,并成为中华武术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有徐震的《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发微》,郝少如的《武式太极拳》,姚继祖的《武氏太极拳全书》,吴。
其四,1937年4月正中书局同时出版了徐震(字哲东,1898-1967)的专著《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和《太极拳考信录》两部书。这位任职南京中央大学国学教授、在太极拳史考证方面成绩显著的研究者,在《太极拳谱辨伪?辨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
可是,武氏太极创始人武禹襄之兄于咸丰年间在舞阳盐店发现的《太极拳谱》上的十三势太极拳动作名称及顺序,却与杨露禅传的一样,而与近代陈沟传的及其拳谱上记载的十三势太极拳有颇多差异,这又说明杨露禅传的拳架有渊源,
1997年出版的《中国武术史》[文献12]的《武术论著与学术成果》中(第359页)的评价是:“依考据探求武术源流的论著不多,主要出自唐豪手笔,徐震等也撰写了一些。自二十年代末,唐豪广泛查录文献,收集民间武术抄本,深入实际上考察,不仅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