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北拳是由张荣时先生创立的。源于少林而有所创新,是独立的拳种。核心理论为"双功四术"注重基本功的练习,重实战对抗,主要套路有“点刚拳、柔化拳、开山拳”。央视5套的纪录片:
北少林寺 北少林寺是天津最早的寺院和佛教资源,原址在今盘山东南麓、号称“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北少林寺历史 据《蓟县志》记载,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后又叫北少林禅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
据《蓟县志》记载,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后又叫北少林禅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志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
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南北少林同源一宗,北以嵩山少林为正宗,南以泉州少林为代表。福建泉州南少林寺方丈释常定表示:“南北少林之说要尊重历史,南少林在福建,历史上是可以查得到的。”。
1967年张荣时老师在辽宁省锦州市开始传播武术,1968年始开始教授少北武术并出版了第一版少北武术纲要,标志着在辽宁锦州中国少北武术的旗帜正式树立起来了。张荣时老师认为中华武术渊远流长,千百年来武术有功于我们的民族和。
一、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
千百年来,“南拳北腿”在我国已形成了鲜明的南北武术流派,南少林武功已远播五洲,名扬四海。在反清复明斗争中被清兵焚毁的南少林寺蒙尘近三百年后,其中心寺院林泉院遗址于1986-1988年国家文物普查中被发现。这座遗址地处。
少北拳认为,千百年来,武术有功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用它曾培养了历代的士兵和将领,对于开拓祖国的疆域,奠定祖国的万里河山,有着巨大的贡献。少北拳主张,武术乃健身自卫之术,健身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共性,自卫是武术。
李文汉成立了北京华北中学分团,何清佩在洛阳成立了河南分团,田鹏在沈阳成立了沈阳分团,关金铎成立了山海关分团,还有一个姓邵的同学成立了湖北分团,这期间大约有近百人参加了活动。张荣时老师在辽西传播少北武术,可以分。
动作结构严密紧凑,攻防实战性强,风格简炼朴实,是一种有利于群众健身自卫的拳种。少北拳主张,武术乃健身自卫之术,健身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共性,自卫是武术运动的个性所在,武术离开了自卫、击技那就失去了武术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