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身心合一,物我两忘;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收放自如,从心所欲。从走架上说,最低要求是动作正确、圆、连绵不断、上下相随,形不破体 力不出尖,做到。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发劲如雷庭电闪,心胆俱裂,一旦发动,有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亦有轻描淡写一拍,人立惊跳,一走无不如意,以后则是道德功夫。通过舒缓连绵的动作达到身心合一、顺其自然,太极拳也。
只不过太极拳在历代延传过程中,由于老师的保守或个人资质领悟能力的不同,致使不同的人对太极拳实质的把握也是千差万别,太极拳的上乘功夫,历代除极少数拳家外,很少有人能充分体悟其内涵。笔者幼年即嗜武学,尤其对太极一。
太极拳的确是武术之最,但可惜现在太极拳的内功失传了,只剩下架子招式了,格斗效果便大打折扣了,真正用太极功夫打人厉害的,现在没有了。太极拳其实不是一般的武术,它是道法修炼的外练基础,以之达到加强气脉运行的修炼。
太极功夫第一层:一圆即太极 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此层化僵硬为柔和,勉强转圈,圈力多而化劲少。练习时,以单操为主,懂得拳势的基本要领、要求。要求身型、步法、手眼等合乎规矩。
太极拳是汉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
太极拳武术的最高地步是应物自然,而离形丹田则一概不及。 先要以意念扶引得气,站太极桩,走太极步,再行功走架,吐纳之气,经络之气聚合于丹田,逐渐而成气丘,内转此气丘而旋动脊柱和中脉,以内动而外显形成拳架,则可入内家拳之。
杨式太极拳: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武式太极拳: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吴式太极拳: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修改。
第一层功夫 学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虚灵顶劲,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开髋屈膝,达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第二层功夫 从第一层功夫末期,有内气活动的感觉开始至第三层功夫的初期,为第二层功夫。第二层功夫是进一步克服。
一分钟了解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