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实际上在民国时期的名声并不怎么样,不仅有"基督将军"还有"倒戈将军"之誉,这点与他的部将石友三倒是相似:)正是由于其的背叛,导致玉帅的一撅不振,而当他穷末路,再次准备投靠玉帅时,却为玉帅所拒绝。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表现。
手枪队最初组建于1916年,每人配备一把大刀和一支盒子枪,后来的手枪队装备更为精良。 当时冯玉祥从全军部队中选取身材比较魁梧、体格比较强壮、手脚比较敏捷的人。给他们配武器都是以短兵器的手枪为主,每人配备七六二自来得手枪1支、子弹2。
29军原属西北军,当年冯玉祥创建西北军的时候,因为部队扩充快,枪支弹药不足,就为部队士兵配发了大刀。西北军用的大刀,都是长柄、宽刃、刀尖倾斜的传统中国刀,十分利於劈杀。冯玉祥还聘请了一批武术高手,设计了一套适合。
此时的冯玉祥担任清军陆军第20镇(师)第80标第三营管带(营长),虽然他身在清营但心却在革命。1911年12月31日,冯玉祥率部发动滦州起义,并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但很快起义就被镇压下去了,冯玉祥也被革职。
吴佩孚的军事能力应该比冯三奴差一点点,之前打胜仗是因为带了袁世凯小站练兵最精锐的北洋第三镇,而且对手都是弱鸡所以吴佩孚赢了,吴佩孚没长远的政治头脑,有小节无大义,收了南方军阀的贿赂就反对统一造老师段祺瑞的反,祸害。
冯玉祥是好人。冯玉祥戎马一生,由士兵升至一级上将,所部从一个混成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在其50余年的军事生涯中,以治军严、善练兵著称。在作战指挥上强调知己知彼,速战速决,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1928年,中国军阀割据,战火连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少林寺虽深藏深山,也不能避免乱世的侵扰。那时候,河南是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盘踞地,所以他曾率部队在少林寺驻扎。后来,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激战失败,
西北军用的大刀,都是长柄、宽刃、刀尖倾斜的传统神州刀,十分利于劈杀。冯玉祥还礼聘了一批武术高手,预设了一套适合对付敌人刺刀的刀术,让军队勤加练习。结果,当初为了应急用的大刀,反而成了西北军的重要武器之一。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人,寄籍河北保定。1896年投淮军当兵。1914年7月冯玉祥任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1921年8月任陆军第11师师长。1927年4月冯玉祥所部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
关于它的实战功能,我只想说一件事。日寇侵华后,中国军队有三支著名大刀队,其中就有冯玉祥部四十四旅武术队,该队队长乃查拳名家常振芳,所习刀法即查刀。该队在房山区硫璃河一带的战斗中,杀得日寇魂丧胆破。这是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