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型:传统武术非常讲究神形合一,手型的练习很重要。基本手型分为三种:拳、掌、勾。拳的练习包括前冲拳和立拳:拳从腰间猛然冲出,扭腰顺肩,力达拳面,同时小臂内旋,使拳心向下。要点:沉肩、挺立腰、收腹,冲拳。
1.直拳横踢、抱腿顶摔。勾摆连击、抱臂背摔、侧踹勾拳、拉肘别臂、直拳横踢、侧踹横踢、前登弹踢、直摆勾击接腿涮摔、摆拳侧踹、抱腿撞裆、绊腿跪裆、格挡弹踢、肘膝连击。抱腿顶摔、动作要领:左脚在右脚后。
育心 武术需要通过变换方向的动作来明确方位,可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此外孩子们还要主动想办法克服练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这可锻炼意志、培养勇敢精神,让孩子们学着正确地看待人、事、物。知礼 武术练习者把“
压腿是一项长期的训练项目,不仅初学者要压,就是获得武术桂冠的人也得天天练。 遛腿,就是踢腿,是武术的基本功之一。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练家,都必须坚持练习。因为腿是全身的支柱,务必根基牢固,根基不稳,重心不稳,武术就没有练到家。
儿童武术入门基本功:手法方面:练习拳、掌、勾三种基本手型与冲拳、亮掌、抡臂三种手法。步型方面:练习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五种步型。腿法方面:练习正踢、侧踢、合、外摆四种直摆性腿法,弹腿、
幼儿园武术课上能做的游戏例如捉老鼠、打电话、铅笔入瓶等等。捉老鼠 目的:发展幼儿的大肌肉群,又能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并培养幼儿互助合作的意识。玩法:教师和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做。
以锻炼身体引导孩子的兴趣和灵活性,武术的训练动作简单有趣,幼儿很容易掌握喜欢;生动而且富有灵活性,了解中华武术的来历和什么是武术;让孩子能文能武陶冶情操。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
武术体能训练包括4各环节: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训练。一、耐力训练:长跑(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运动量相当)长跑:5000 -10000 m(45-60 min)游泳:500-10000m 自行车:100000m 二、力量。
腿法在武术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拳谚有“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说法,表明腿法在武术中的重要作用。腿法是武术“四击(踢、打、摔、拿)”技术中较有难度的一类技术,因此必须要经过腿部的柔韧性练习和踢沙袋等硬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