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是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闾中正、内宜鼓荡、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哲理基础:太极拳受传统哲学渗透影响,具有哲理性,充满辩证思想。从哲学角度来看。
1.起势2左右平挤3单鞭4.白鹤亮翅5.左右搂膝拗步6.十字拍脚7.进步打锤8.倒卷肱9.左右野马分鬃10.左右穿梭11.进步搬栏12.左蹬脚13.转身后分脚14.双峰贯耳 15.斜飞势16.左仆步下势17.左金鸡独立18.右仆步下势。
新编28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术协会专职副主席张山老师受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大学生体协的委托,组织专家学者创编的。表演时间约3分30秒,适应现代武术竞赛的要求,难度上超越24式太极拳,表演时间少于42。
崆峒派武术共有八大门内容,按初级到高级程度分: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每门都有十五套东西。飞龙门是崆峒派武术的初级门、这一门里包括飞龙拳、飞龙掌、飞龙刀、飞龙枪、飞龙。
崆峒派武术共有八大门内容,按初级到高级程度分: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太极门)。每门都有十五六套东西。 玄空门是崆峒派秘传之宝,多以历代掌派独修之功法。其内容有古太极。
但这并不利于崆峒武术的推广和发展,崆峒派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宗师一改往日门规,对其公诸于世,大力推广,祈求造福于世人,因此崆峒太极拳在一段时间内有“崆峒派燕式太极拳”的别称。在前任掌派燕飞霞宗师和现任掌派白义海。
神门拳是崆峒武术的最高武功,可拳打不实,用意而不用力,是崆峒派武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功夫。崆峒武学,不是民间一般意义上的武术,而是一个集中国道教思想、古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国儒家文化为一体的武术运动系统,先发于。
当拳、峨眉拳、崆峒拳(分五大门:飞龙门、追魂门、夺命 门、醉门、神拳门)、梅山拳、灵山拳、昆仑拳、关东拳、关 西拳、龙门拳、登州拳、东安拳、石头拳、水游拳、西凉掌、太行意拳、洪洞通背拳等。以动物命名的一。
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现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崆峒派武术取众家所长,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
崆峒派第八代掌派袁一飞、第九代掌派胡飞子均立过战功。崆峒派武术并不是只有道士才练的武术。月牙铲、拂尘、扇子都是崆峒派常习器械,而拳术中有先天罗汉十八手、飞龙掌、崆峒太极拳等,充分融入了佛道儒三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