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朱宸濠靠纠结一群草寇就想举兵造反,无异于赤手搏虎,最终的下场只能是葬身虎口。
再说说宁王朱宸濠,他是朱元璋第17子朱权的玄孙,他有很大的政治野心,且当时明武宗朱厚照嗜酒荒志,好勇轻身,朝政极其腐败。为满足权欲,宁王养了一些亡命之徒,并强抢豪夺,欺压百姓,驱除异己,又能隐藏自己。并于正德十。
历史上的宁王之乱: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朱宸濠,为宁王的第四代继承人,弘治。
宸濠,康嫡一子,初封上高王。弘治十二年袭封。正德十四年,反逆伏诛,除。明宗藩宁王朱宸濠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起兵争夺皇位的叛乱事件。宸濠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后裔,弘治十年(1497)袭封于南昌。正德。
宁王是朱元璋的第17子朱权的玄孙。第一代宁王朱权,因为他以优秀的野战指挥官而闻名,得到了大宁的封地,这是北京以北草原地带的一个军事上的重要前哨基地。但是在1399—1402年的内战中,他被这场冲突的胜利者永乐皇帝迁移。
宁王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十三岁封藩于大宁,世称宁王。永乐元年(1403)改封南昌。他神姿秀朗,慧心聪悟,于书无所不读,一生致力于研读著述,并多有成就。正统七年(1442),朱权。
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师下江,攻占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送南京,交给张永。明武宗先放再抓,最后废为庶人,伏诛,除其封国。诸子、兄弟一起被贬为庶人。
朱祁钰(朱瞻基次子,朱元璋五世孙)、朱见深(朱祁镇长子,朱元璋六世孙)、朱祐樘(朱见深第三子,朱元璋七世孙)、朱厚照(朱祐樘长子,朱元璋八世孙)。朱宸濠 朱宸濠一脉的源头是朱权(朱元璋十七子),接下来是朱磐烒(。
明朝的宁王一共有4位,分别是初代宁献王朱权、二代宁靖王朱奠培、三代宁康王朱觐钧、四代宁王朱宸濠。宁王一脉可以说是最悲催的藩王,一直被明成祖朱棣一系的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间,备受打压,最终因为四代宁王朱宸濠谋反被明武。
不笨。朱宸濠,明代宁王朱权的第四代继承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康王朱觐钧庶子,祖籍安徽凤阳,出生于南昌。历史上的朱宸濠并不笨,不然也不会花十余年心思去策划造反,笨蛋也没有那么大的志向,错就错在他的对手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