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为了锻炼身体,禅武合一,坐禅坐的好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练功夫,不用人教。
习武健身。达摩大师向弟子们传授武功时就是这样的理念。特别是现代社会,习武,纯属健身的目的,因为现在有枪炮做武器,武功在战争中不起作用。
一个目的是为了强身、护院,自我保护;还有一个原因:寺院僧人要静坐参禅,自我修行;但是因为长时间静坐不利于血液循环,对身体不好,所以慢慢的从活动筋骨转变成练功。其实少林寺最重要的东西是禅,而不是功,现在少林寺的。
当功夫练到一个地步,心境也会澄明起来这有助于念经参禅令心思更集中而且佛门也有行侠仗义的味道,学功夫有助抱打不平其实很多人都练功夫,只不过出家人与世无争,心无旁骛,进度自然好些,做成只有出家人功夫高强之感在庙中无。
说明下,历史上的确有这两本书,但是没有武侠小说里说的那么夸张而已~~武术跟禅宗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因为达摩祖师既是禅宗,又热爱武术而已~~~所以少林和尚以此为优良传统 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也可以保护寺院不受侵害。
成佛的目的在于具备佛道福德智慧能力,不昧因果慈悲一切,方便造福一切社会众生。因此,不断培养智慧能力福报,自然是修行的内容,利益社会众生才有能力基础。如果自己没有相应的智慧福德,缺乏自利利他的基础,造福众生社会就只能。
习武强身,身体健康了,思维就更加活跃啦。武术本身也是一门哲学、一门修为,少林武功也结合了禅理,讲究“以禅入武”。扬善除恶。普度众生,当众生在受恶势力的欺压时,在必要时也要用武力来保护啊。呵呵,楼主钻牛角尖。
在南北朝时期,周边战火纷争,世道比较乱,所以僧人多练武,而达摩来到少林寺以后,把印度的武功、结合中国武术,编撰了不少武术套路,成为少林武术的先驱。及至唐朝“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册封少林寺并特许少林寺拥有僧兵。
最起先,就是因为佛教和道教的庙宇都是在深山,需要习武来防止野兽的侵害和歹人的袭击,自保之用,还有就是强身健体的锻炼之用,后来慢慢流传下来。
少林寺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同时禅宗又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有很好地融合,而儒家思想在孔子创立时是崇尚文武兼备的,所以可以说少林僧人尚武也是一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并不影响他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