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福祖籍温县陈家沟。现任陕西省西安萃华武术馆馆长,陕西省武术协会高级辅导员,西安武术协会委员兼教练,保定陈式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兼顾问,广东省惠州中威太极武术馆名誉馆长,韩国太极拳协会掤捋挤按太极拳学校教授。马国相。
吴老老家在河北省南和县,距著名的太极之乡永年仅几十里地,这里习武之风盛行,也是武术之乡,洪拳、二郎拳、梅花拳,太极拳自然练的人不少。小时练拳的原因很简单,父母只是希望家里的孩子身体能壮一些。吴老拜邢台国术研究社社长李圣端。
杨大卫,感恩太极大学堂校长,传统杨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传承人。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硕士。曾获得教育部高等人文社科出版资助,出版太极拳研究专著,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太极拳的历史、身体技术及文化基因进行描述。师从太极拳。
以上是2009年初春南宫市26位老有所为模范个人发起的《关于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做感动身边人的事”活动的倡议书》中的两段话,其首倡者就是刘明沐主任。 记得那是2009年春节前,在和刘主任闲谈时得知,他所领导的老年太极拳学会正在开展。
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根据大量史料的分析研究,研究整理当时各家拳法,创造太极拳的是明末的陈王廷。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
名家档案:宗建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太极拳大师王西安。1993年即被国家武管中心评为民间武术名家。国家一级拳师、国家一级裁判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民间武术八段。曾先后于全国各地传拳,弟子。
杨露禅杨式太极学之陈家沟,陈家沟传陈王庭所创,戚继光的 32势长拳理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张三丰道家理论等都在太极拳中有体现。太极拳的定名、成型、传播靠的是杨露禅。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一时、一地所创,
陈照丕(1893--1972)自幼习武,拳艺高超。抗战前曾任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抗战其间在抗日部队中授拳。48年参加革命。建国后被授予“太极拳名家”称号。晚年家居,自办武术学校,培养了一代新人,当今享誉中外的陈氏太极拳诸。
为纪念太极泰斗著名武术家吴图南,莫韫龙特将此拳简称为南国太极(即:吴图南国术太极之意)又在祖国南方传播,为新时代矗立起一新风格拳种。 杨禹廷 杨禹廷(1888-1982),又名瑞霖,北京人。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年)开始习武,先后从周。
经过与陈有本、陈耕耘的拳术交流,陈清平进一步开拓了武术视野,更加领悟到赵堡太极拳理的妙处,懂得了如何因材施教,于是,指导出了不同风格的太极拳名家。在陈鑫写书时,以这套拳为蓝本,编撰拳法拳理,形成了陈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