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棍:棍梢斜向前上方左右摆动为拨,拨棍时用力轻快平稳,幅度不要过大。扫棍:棍梢在腰部以下水平抡摆;或尽量以棍梢贴地,棍身倾斜抡摆为扫。扫棍要求迅猛有力,力达棍梢。抡棍:单手或双手将棍梢向左。
初级棍法十八式一:霸王敬酒 右脚上前一步的同时,右手握棍提于右腰侧,左手呈掌护于右手上。左脚上一步脚尖点地,右腿屈膝下蹲呈左虚步。双手前推,手势不变,目视左前方(图2)。要点:挺胸塌腰,两臂成圈。初级棍法。
上剃下滚:棍从里上削为剃,从外向下削为滚;明俞大猷《剑经·总决歌》中有“上剃下滚分左右”语。唐豪、向恺然等《国技大观》;“从里上削者为剃,反是则谓之滚,故曰分左右。即上来用剃,下来用滚之意也。
基础棍法有抡、劈、戳、撩、舞花等 棍法,是指以劈、抡、戳、撩等格斗法则为准绳, 在棍理的指导和制约下形成的基本棍术方法,或称棍术基本动作。棍法内容很多,有劈、抡、戳、撩、挂、崩、点、扫、穿、拦、挑、架。
有:少林棍、地术棍、南棍、六点半棍、鞭杆、六合棍、齐眉棍、猴棍、牛郎棍、少林五虎群羊棍、疯魔棍、壳子棍法。练习:拨棍棍梢斜向前上方左右摆动为拨,拨棍时用力轻快平稳,幅度不要过大;扫棍棍梢在腰部以下水平抡。
棍术的主要技法有进攻性棍法,如劈、戳、抡、扫、崩;防御性棍法,如拨、绞、格、舞花等其演练技巧与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把法灵活、棍法多变。棍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其运动规律。棍“浑身藏法,棍法多变”,多。
武术没有高下之分,只有习武之人才有强弱之别。单从技法上看,南派中的五郎八卦棍和北派的少林棍法都很强悍。棍术,器械武术之一,用棍表演的武术套路的总称。指使用棍的方法和技巧。明俞大猷《剑经》、戚继光《。
棍术套路属少林拳,共有38式。主要动作有:向前后压棍、舞花棍、向前后风摆荷叶、向前扫棍等。棍法包括:劈、点、抡、戳、扫、崩等。棍也被称作“棒”,古代多称棍为“梃”,名称虽异,实为一物。棍为无刃的兵器。
肢体发力:(步法棍法中都有体现)。扭腰发力,扭胯发力,扭腕发力,扭膝发力,弓步转换,平步与扑步转换,跪步起身。棍礼:常见套路,可不作为基础。定式:出拳,出掌,剑指,收棍,弓步定式,虚步定式,跪步定式等,定式多来自传统武术表演套路。
棍术,器械武术之一,用棍表演的武术套路的总称。指使用棍的方法和技巧。明俞大猷《剑经》、戚继光《纪效新书》、茅元仪《武备志》、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等对棍的击法均有详尽论述。握棍的方法称“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