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辉本名冼锦熙,自幼过继给刘家良、刘家荣之父刘湛,属于养子。由于刘湛是洪拳名家林世荣(师承黄飞鸿)的弟子,刘家辉在8岁时拜刘湛为师,开始接受严格的正统武术训练。1973年,兄长刘家良带刘家辉入行,介绍他到大导演张彻。
刘家良的武术,有根有源,完全具备嫡传正宗的骄傲感。刘家良的父亲——刘湛,是黄飞鸿的第三代传人,刘家良是根正苗红的第四代。《黄飞鸿》拍摄期间,刘家良的弟弟,就担任武术指导。但是由于徐克的电影风格,
他们对戏的探讨完全不一样,刘家良坚持实打实的风格,在成龙看来却罔顾了艺术视觉。成龙在影片的重要拍摄部分,如结局与卢惠光的打戏中坚决地执行他的杂耍风格,并将已完成的由刘家良策划的动作戏全部推翻,自己再次拍过。这。
刘家良所走的都是李小龙之后正宗国术真实武打路线,亦是香港从武术指导升任导演的第一人。八九十年代,刘家良执导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武打片,如《南北少林》、《五郎八卦棍》、《醉拳2》等;当中的《醉拳2》,以明快的节奏。
刘家良作为南派功夫正宗传人,一向坚持见招拆招、硬桥硬马的武打风格,但在本片中展现五郎以枪化棍的练功场面时,多次使用了威亚。劈叉、劈叉、还是劈叉。劈叉的镜头太多了!最让人不解的是,一向强调武德的刘师傅,在本片。
刘家良在讲求硬桥硬马的正统功夫片电影人中,是当仁不让的一代宗师。他把传统武术看得很重,在他的电影中也总是着重反映传统武术实打实的魅力。(金羊网评 )刘家良早年凭着一副好身手及有情有义的硬汉子形象,在电影圈。
刘家良把传统武术看得很重,他的电影也总是着重反映传统武术实打实的魅力,因此对于徐克等人的新派武侠片,刘家良始终抱有微词。 1950年,刘家良随父投身电影界,起初当临时演员、武师、替身。最早参演的影片是《关东小侠大战女镖师》(1950)。
可能对于大多数功夫片导演或武术指导来说,“猴拳”的运用就只是个花样和套路而已,但刘家良对于猴拳可谓是了如指掌,所以才能解释出猴拳中诸如“形于内,千万不可形于外”以及“打拳的目光不能焕散,要做到眼到手到”的。
刘家良指而优则导 在70年代中,邵氏又来了一位出色的武打片高手导演,他是“指而优则导”的著名武术指导刘家良。 刘家良的风格与张彻不同,他走的武打片招式美观,拳拳到肉且招招可睹,有异于其他影片中的花拳绣腿,打得真实是刘家。
2005年,以年近七旬之躯在徐克执导的动作电影《七剑》中饰演七剑的精神领袖傅青主,在片中同年担纲动作指导,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武术指导和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 2010年4月10日,刘家良获得第29届香港电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