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二年 国家体委运动司组织编写了《武术竞赛规定套路》。 一九七四年 6月,中国武术代表团应邀出访美国,获得成功,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广场会见了我代表团长张山及代表团全体成员,并观看了武术表演,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
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中国奥运团中的武术表演队震撼欧洲,是武术走向世界的第一声呐喊;46年后的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正式吹响了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号角。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成立,为武术推向世界在组织上更加有了保证。此后的10多。
武术与气功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武术与气功的结合,易经筋和太极拳的出现标志着武术技击与内功修炼的结合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在此之前,古代的气功导引术主要用于治病保健,并不强调内壮外勇,而易筋经则跳出了医疗保健的轨道,不再以治病防病为目的。
而现今“武舞”是一门将武术套路动作融于现代舞蹈(如街舞 摇滚舞等)的新艺术,在发展流行舞蹈的同时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化。在21世纪武舞发展中,李城鑫主张“武舞”是融合百家武术与百家舞蹈的相结合体,在武术中融入舞蹈的神韵。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它那令人神往的形神兼备、舒展美观的外形和独特的健身、防身、修身的内在深厚底蕴,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由此,笔者通过对武术本身特性及发展情况的研究,认为武术在21世纪的推广应实行下面。
武当道教功夫学院从创办,是武当功夫第一所武术院校,也是武当山道教协会下属的唯一功夫院校,作为武当功夫的代表,二十多年来,培养了上万名武当功夫人才。 武当功夫的武术特色 武当武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拳种和门派很多。但是,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止戈为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突出表现。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它依赖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而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技术模型来说,它又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整体特征。可以说“不懂武术,无以知中国人”。
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
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二:中国武术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几千年来一直发展延续,结出了累累硕果。时代的脚步进入21世纪,中国武术这种古老的艺术,也以全新的面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第四,武术应当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广为传播,这是武术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在热兵器时代,武术作为工具作为手段的用途已经不大,但是作为文化,在国民教化和传播优秀思想的载体方面则大有可为。尤其是在传播优秀思想的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