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行拳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本拳。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五拳。形意拳将此五拳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故名。(2) 五行生克拳 五行生克拳为形意拳对练套路名称,亦名“五行”。此套路采用劈。
劈、崩、钻、炮、横,五行拳之名称也。劈拳其形似斧,打的是一气之起落,性属金;崩拳其形似箭,打的是一气之伸缩,性属木;钻拳其形似锥,打的是一气之流行,性属水;炮拳其形似炮,打的是一气之开合,性属火;横拳。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为「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此拳本为武当山秘而不传之拳技,1980年金子弢(1904-1985)在山西太原所举办之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中表演,震惊四座,因而公之于世。此拳亦从此简名为「武当太乙五行拳」。
太乙五行拳原名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武当武术。太乙五行拳以五行生克之理为依据, 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旨归,讲究尚意不尚力,贵化劲而不硬抗,辨位于分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动静自如,心息。
武当太乙五行拳是近年最先发现的一套正宗武当拳术,原名“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此拳以五行生克之理为依据, 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旨归,讲究尚意不尚力,贵化劲而不硬抗,辨位于分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动静自如,心。
武当太乙五行拳 武当太乙五行拳,是武当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此拳系由明朝武当山道教龙门第八代宗师张守性,根据张三丰《太极十三式》,吸纳汉末名医华陀《五禽戏》、道门流派中吐纳、导引、技击等融炼而成。在锻炼过程中尚意不尚力,贵化。
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中国武术拳法一神拳、老君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内家拳(佛拳)、佛教拳、罗汉拳、金刚锤。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
炮拳:炮拳属火,刚劲猛烈、气势逼人,因而得名,是五行拳中最为凶猛的拳法。横拳:横拳属土,土性中和,是一种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拳法。其为五行拳之母,既可化为劈、钻、崩、炮四拳,也能化十二形拳,正所谓&。
以人名命名的——燕青拳、太祖拳、孙膑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纯阳拳、达摩拳、玄女拳、武侯拳、五郎拳、文圣拳、南枝拳、咏春拳、岳王锤、武子门拳、子龙炮拳、太祖散掌、三皇炮锤、孔朗拜灯拳、刘唐下。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全称为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或五行擒扑手),系武当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此拳系明弘治(孝宗朱祐樘年间(1488—1504),由武当山道教龙门第八 太乙五行拳 代宗师张守性,根据武当丹士张三丰“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