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三角一些武术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地方,大多追源至惠州东江一带,惠州武术历史上所产生的文化辐射和影响很大。历史上,惠州的武术老前辈们,到广州、香港甚至海外设馆授徒的时候,就同时把惠州武术传授了出去。例如在香港龙。
以单肩、侧身、虚步为主,掌法多变,多跳跃,擅腿法,动作活泼、矫健,以灵活多变见称。该拳流传于惠东、河源、淡水、宝安、博罗、东莞、花县、佛山、新会和香港、新加坡等地。其拳术套路有:八卦拳、三门拳、石尊、小十。
白眉拳首传者是惠阳人张礼泉。他传给徒弟秦程九、廖绵带等人。张礼泉曾在广州设“大同会武馆”授拳。民国18年(1929年)曾任两广国术馆教师。二三十年代,与林荫堂、林耀桂、黄啸侠、赖成己被誉为“南方五虎将”。较有名。
广东汉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惠州的“李家拳”是中国武术中南拳的五大拳种之一,惠东的“平海渔歌”名扬神州,龙门的“农民画”被誉为中国三大民间画之一。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属珠江三角洲东北、东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北纬22°24′~23°57′,东经113°51′ ~115°28′之间。市境东西相距152公里,南北相距128公里。东接汕尾市,南临南海,并与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 。
惠州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
二 武术套路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特色的体现 武术套路最讲‘内外兼修’不仅武术,像艺术,书法,戏曲,等民族艺术形式都讲究‘内外兼修’,武术套路动作千姿百态,在一个立体空间里完成数十个动作的点线飞动,这种全。
以自立、自强、健体养生为目标的自我运作,套路运动有拳术、刀、枪、剑、棍等。练习套路时显示出身体动作之优美姿态。中国武术往往带有思想冶链的文化特征及人文哲学的特色、意义,对现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四东文化是惠州独具特色的文化亮点,指:东江、东坡、东征、东纵。东江文化,是指综合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地区主要文化资源。其主体是客家文化,包涵东江流域自然地理的、古代的、民俗的、宗教的、革命历史的文化。东坡文化,是。
洪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蔡李佛、黑虎拳、佛家掌、红佛拳、大圣劈挂门、地龙拳等.都是源于广东的武术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