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武术套路比赛实施的是1996年《武术竞赛规则》。1996年《武术竞赛规则》的出台,使武术竞赛规则有了质的改变,它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武术竞赛机制,从而为武术进入奥运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武术竞赛指高水平武术竞技,是为了最。
(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
竞技武术套路规则,是为了适应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员制定的规则,非常具体细化,以《2012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为准则。相对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更加适合群众武术的需求,规则采取大约概念的打分法,不提倡竞技武术的。
1996年原国家体委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也明确规定:参加竞赛的剑术自选套路,必须有3种不同组别的平衡,其中包括两种持久性平衡。由此可见平衡动作的多少和技术难度的大小,是衡量每个太极拳爱好者拳技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平衡。
(一)对全部竞赛项目进行现场摄像。 (二)遵照仲裁委员会、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要求,负责播放相关项目录像。 (三)全部录像均应按大会规定予以保留,并交付竞赛处制作光盘存档资料。 全国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二章:参赛人员及其规定 第七条。
我国《武术竞赛规则》自1955年以来共进行了9次修改,其中1996年和2003年修改的幅度最大。实施后对竞技套路训练的影响、技术的变革和训练的重点变化等问题研究讨论,在新规则的指导下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的方法将对以后的套路训练。
评分标准 :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规格分值为6.8分,演练水平分值为3分,创新难度分值为0.2分。(1)动作规格: 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的动作规格要求,减去该动作规格中出现的错误。
武术比赛规则 一、竞赛通则 竞赛性质 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另外,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少年赛和儿童赛;按性别可分为男子赛和女子赛;按比赛成绩可分为甲级赛和乙级赛。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确定。 。
武术腿法分为屈伸性腿法、直摆性腿法及扫转性腿法(《武术套路竞赛规则》1996)。举例说明:屈伸性腿法:踹腿、蹬腿、弹踢(弹腿).等等。直摆性腿法:外摆腿、里合腿、后撩腿、后摆腿.等等,包括散打中常用的。
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到今天,高水平武术套路选手在竞技场上的演练水平已难分上下,针对这一现象,1996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增设了指定难度动作,但是通过近年武术套路比赛的实际操作,已发现其优点与不足共存。其优点在于难度指定动作增加了武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