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作为军人的后代,有专门学过格斗,但并不深入,他是学的指挥作战,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讲武堂学习内容分为学科和术科两大部分。学科有两项,一为六大教程(战术、兵器、地形、筑城、交通、军制),二为典范令。
张学良的军事实力还是很优秀的,出生在那样一个家庭,张学良除了从小的耳濡目染之外,还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在奉系军阀的几次对外战争中,张学良也得到了实战的锻炼。在张作霖去世之后,少帅接管整个东北军,如果没有一定的军。
为了回报张作霖的信任,宫宝田对张作霖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在1928年少帅张学良有作为的时候,怕树大招风,于是张作霖让宫宝田去保护张学良。但就是在这一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了。后来宫宝田十分难过,怪自己没有在。
我们现在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我个人认为仅指张学良在西安事变期间提出的联合中共中央共同抗日的主张以及用巨额私款,赠送红军做冬季衣食补给费用。其实张学良的军事才能并不算优秀。他参与的战役有中东路事。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对张学良是无感的,我们也懒得评价张学良,在我们眼中,张学良就是一个过去式,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很遥远了,我们现在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追梦人,几乎不会去谈论张学良,更不会去评价他了。
人好坏的相对的,在不同时间段,好坏也可以转化。918东北不抵抗,当然现在看是错误,即使是国民政府指示不抵抗,是国民政府的决策,他执行也是错误的。但后来张学良确实作了一些补救,包括支持抗日武装等,这些比蒋介石好。一直。
也不是他一个人作出的决定啊,你看后来的我党评论上有完全彻底批判这一行为的么,只说不合适,并不是大过啊。另外只能说他不是个合格的统帅,人并无割据,自立,卖国之心,而且爱国之心强烈,也有行动,所以功远大于过。
不得不说张学良的军事策略不如其父亲,做事优柔寡断,但后期也确实为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作为民国四大美男,他的情史也是值得一看的。In a word,他是一个爱国的,渴望和平的人,但他的优柔寡断和退让却。
以当时东北军的实力,虽然不能消灭日军,但可以这么说,如果张学良强硬回击,东北军誓死抵抗,日军在东三省就会被拖垮,根本没有力量来觊觎关内,中国人民十几年的抗战也就可以幸免了。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
“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不抵抗政策,张学良绝对要负主要责任。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到底是爱国行为还是愚蠢之举,众说纷纭。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软禁,其政治生命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