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并非一人所创,而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战斗经验。有人说少林武术相传著名的达摩祖师言传身教创造了少林武功流派,其实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前,武术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大大久远于少林寺的创建甚至。
跋陀禅师。少林武功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拳”、“少林棍”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亦称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南朝梁·普通年间,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北魏,最后落跟于河南嵩山少。
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创始人是印度僧人跋陀(不是达摩吗?)。北魏孝品三年(公元527年),印度菩提达摩禅师漂洋过海,来到此地,传授禅宗,遂成祖庭。少林寺僧徒经常练习武功,唐初十三名寺僧为唐太宗。
少林初祖跋陀---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他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敕建,因为拓拔是第一任方丈,所以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少林寺初祖。少林寺禅宗始祖是菩提达摩--- 孝昌三年(526年),印度僧人。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五二七年),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面壁九年,静坐修心,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在修行过程中,他创出一套健身、强身、防身为于一体的武术。但这只是传说。少林武功并非一人。
达摩虽然创立了禅宗,却并非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事实上少林武术是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经过历代僧徒们的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的一套拳术达百余种,武林上总称少林拳。其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是元代的少林派武。
跋陀,通过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跋陀是少林寺的开山祖师,据说,他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叫溪,法号稠,而这个稠是一个武林高手,也是少林的第一个会武术的和尚,通过历史材料记录,这个稠和尚擅长很多武功,飞檐走壁、身轻。
在公元495年孝文帝统治时期,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跋陀就来到了孝文帝的身边,他深谙佛教,也经常会讲道,给人们传授佛教的理念。所以孝文帝就为他修建了一座少林寺,跋陀应该算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少林寺的方丈。
跋陀:在嵩岳少室山下建造少林寺,跋陀是为少林寺第一位住持。了改:1335年至1421年,明洪武二十三年成为主持。文载:1454至1523年,明正德三年即1508年,祠部任命文载住持少林寺,前后十六年,直到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