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字伯约,蜀汉大将军,第五代执政大臣。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人。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曾为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官至大将军。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
徐庶便收姜维为徒,传以兵法、武术,并且教姜维蜀汉正统的思想 同时,又告诉姜维,以后蜀国有名叫诸葛亮的元帅会到此地,那是他的师叔,可将自己写的亲笔信交给他,当然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是徐庶的徒弟,因为徐庶是很要面子的。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天水太守怀疑姜维异心,姜维归蜀。诸葛亮喜姜维有胆智,任命姜维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而229年就随诸葛北伐,依诸葛亮对姜维的喜爱和姜维忠汉之心。应该就有指导姜维。可以算是拜。
蜀汉,虽然是刘氏做江山,但姜维的师父诸葛亮,同样鞠躬尽瘁,刘禅这个败家子,愿意将自家江山拱手想让,但姜维不愿意啊,于是,姜维依旧在剑阁拼死顽抗,但可惜的是,蜀汉气数已尽,姜维最终兵败自杀。然而,在姜维自杀后了,
在我们的印象中,姜维只是诸葛亮的传人,但是好像又没把诸葛亮的本事学到家,在大多数人眼里他表现的很普通,比不上他的老师诸葛亮。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幼麟”这个称号怎么来的呢?姜维作为蜀汉后期的军事支柱,被诸葛亮。
其实是自学 后来被诸葛亮赏识 他的师傅可以说是诸葛亮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姜维和蒋琬的师傅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
周侗,还跟一位非常有名的人有关系,就是姜维,话说周侗是姜维的后代,姜维是谁?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他本是战败投降蜀汉,后受到诸葛亮的重用,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开始崭露头角,一直效忠于蜀汉,并为之牺牲。所以。
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将蜀汉的地盘由秦岭和一线推进到西县以北和渭水南岸的渭水一线。而至于汉中战略失败,并非完全是姜维过错,而是朝廷用人不当。单看姜维可以说其能力与他的师父诸葛亮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