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鉴泉(1870-1942),又名爱伸,满族,从 汉姓吴。北京大兴人,全佑之子。自幼秉家学,并在其父杨式小架拳式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形成松静自然、架式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的吴式太极拳。1912年,吴鉴泉在北。
为纪念太极泰斗著名武术家吴图南,莫韫龙特将此拳简称为南国太极(即:吴图南国术太极之意)又在祖国南方传播,为新时代矗立起一新风格拳种。 杨禹廷 杨禹廷(1888-1982),又名瑞霖,北京人。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年)开始习武,先后从周相。
河北大兴满族人全佑(1834~1902),全佑从杨禄禅学太极大架,后随杨班侯学小架,全佑子鉴泉,自小从汉族,故改姓吴,从其父习拳,再从宋书铭学宋氏太极拳,后称吴式太极拳。近代学有大成者有吴公仪、吴公藻、吴英华、马岳。
1蔡龙云: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教授。1943年12月西洋拳击界正式 提出要与另武术界进行对抗赛,上海武术界著名技击家王子平、蔡桂勤(龙云之父)等 毅然应战,选出八名选手与决斗。蔡龙云在八人中年龄最小,只有14岁。12月13。
"孟村镇吴氏八极拳术秘诀之谱"称"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其实,"太极"和"八极"都是古人用以解释自然规律变化现象的哲学名词,并非武术用语。"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淮南子·坠形训》"大地之间九洲八极""八极"
李洛能,郭云深,李存义,刘奇兰,尚云祥,孙禄堂,崔振先,崔同义,李晓庚
四、吴道子 (唐代绘画大师)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
在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使广大民间武术家受到感动和鼓舞。 12009年元月中央电视台组织全国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赵堡六大流派太极拳名家于北京新兴宾馆,为中央电视台拟在黄山举办的WMA首届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编写太极拳技击。
吴阿敏
明朝初年,陈家沟陈氏始祖陈卜从山西移民到此,便带有家传武术。这里沟壑交错、兵匪出没,经常骚扰百姓,为了保卫桑梓,村里成立了武学社,陈家沟人习武成风。这里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厚重的汉族传统文化对陈王廷创编陈氏太极拳产生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