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
太极拳成为东方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成为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太极拳的创编,也是继“四大发明”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又一次展示。继承和保护太极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弘扬民。
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潜心研究创编。之后,太极拳先在陈家沟陈氏家族经历了百余年传承,到了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和陈有本(字道生,1780~1858)时。
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特色元素的汉族文化形态。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
相传太极拳最早的前身是道家在长时间打坐、诵经之后的辅助功法,以后经过岁月的积淀,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拳种,再以后被后人加以太极文化的滋养,最终达到武学的最高层面。二、太极拳集道、儒、释三教文化之大成,划时代地。
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 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
它符合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需求,也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此被古代统治者定位为中国主导思想,从而得到极大发展。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练习太极拳有中国传统中医原理,和现代医学原理,练习太极拳能。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
孙式太极拳——民国初期 创编太极拳——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 扩展内容: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一分钟了解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