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主要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三百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一、文化背景 受到学术。
《四库全书》按照内容分类,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
《四库全书》按照内容分类为:一、文类四部:1.《史籍》:以编年体为主的史学著作,如尚书、禹贡、春秋等;2.《子集》:以文学著作为主的思想、文化、礼仪等内容,如诗经、礼记、孟子等;3.《古文》:以诗词、楚辞、楔。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其按照内容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
【答案】:A、B、C、E 四部分类法简称“四分法”,起源于魏晋,定型于唐代。该法是把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至清代,四分法日益完善,《四库全书总目》成为四分法的典范。后来也有在四部基础上再增加“丛书。
《四库全书》“史部”包括: 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 传记。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四库全书的“四库”分别为经、史、子、集四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包含很多其他的分支,全书共4部44类66属。“经部”收藏的是儒家的“十三经”以及相关著作,包括易、书、诗、礼、春秋、孝经。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主要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